橡胶粉密度,季冻区干线公路半刚性基层地聚物注浆补强技术研究
橡胶粉密度
1 半刚性基层疲劳损伤特性疲劳损伤是指在循环载荷过程中的损伤累积,由重复荷载作用而引起的结构材料承力性能衰减过程,即疲劳裂纹的产生、发展、扩展为宏观裂纹、发生破坏的全过程
材料模量的衰减反映了材料力学性能的衰退过程
根据国内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3,4,5],我国半刚性基层材料在服役期模量衰减可分为三个阶段:迅速衰减阶段、稳定降低阶段、破坏阶段,各阶段模量及损伤特征如图1所示
改性沥青轮胎胶粉由轮胎专用添加剂配制而成,无任何化学成分对人体有害物质,取代了传统火焰加热工艺的危险。该产品具有着低温高粘、运输量大的特点,降低了轮胎压力自燃率提高了沥青标号抗老化性和耐久性。
本产品采用新鲜的橡胶,经过特殊工艺生产制作而成。本产品含有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在许多建筑材料上起到了很好的增强抗拉性的作用。
精选高品质进口橡胶原料,使用过程不会产生粉尘。本品粒径均匀,流动性好,韧性强。能够完全取代传统的石灰粉、石英粉等老式防水材料中二氧化硅,起到增加重量和保持材料环境卫生清洁作用。同时它还可以替代部分树脂,填充刚性产品如砂浆中刚玉空隙,达到修补砂浆孔洞等问题!
基于公路全寿命周期理念,在设计使用寿命周期内,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对半刚性基层采取养护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结构使用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季冻区干线公路路面病害特征及地聚合物上述独特性能分析,同时结合工程实际应用效果评价,对地聚物注浆补强技术在季冻区干线公路半刚性基层中的应用进行论述分析
表1 地聚物注浆补强前后弯沉数据统计 下载原图3.2 探地雷达探地雷达法是利用从路表向地下发射的电磁波在地下不同介质特性的界面上变化,从而根据接收的反射波信号的不同形状、频率再加上时间特性等参数,解译出地下介质深度、结构和性质
优质天然橡胶粉,环保无异味,抗氧化性能好。乳白色粒状产品的主要用途为用于汽车发动机和工业传送带等工业橡胶制品,有很强的补偿特点、高耐磨性。
2 地聚合物注浆补强技术2.1 地聚合物地聚合物是一种新型的碱激活地聚物胶凝材料,硅铝质原材料活性无序空间层状玻璃体结构在Na2Si O4.nH2O等碱性反应介质环境下,发生下式的聚合反应,形成具有致密空间网络体系结构的地聚合物凝胶[6,7],粉煤灰基地聚合物微观典型SEM扫描电镜图如图2所示
黑色粉末,无毒无味,储存稳定。可与改性剂混用配制各种沥青胶粉,一般直接使用即可达到所需的应力要求。生产加工性能好,特别是搅拌时自由流动、粘合快速;对提高沥青胶料塑性和耐高温有明显效果。
橡胶粉主要用于生产防水卷材的中间体,以提高原有产品的各项性能。适宜在密封条件下成型为白色的产品,特别适宜制造汽车、拖拉机等液压系统的皮碗和防护罩,但也可用作电缆套管内部及震动机械零件的保护层橡胶粉在橡塑加工行业中应用广泛
季冻区干线公路半刚性基层地聚物注浆补强技术研究
河南省地方标准《道路非开挖式地聚合物注浆加固处治技术规范》(DB 41/T 1165—2015)要求采用落锤式弯沉仪对注浆处理位置及邻近无病害位置进行弯沉测试,地聚合物注浆后,路表弯沉值达到同路段无病害处路面弯沉值的1.2倍以内,说明注浆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