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粘合剂的隐秘危机:揭秘危险品身份与真实案例
橡胶粘合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粘接材料,其主要成分是橡胶和其他化学物质。根据其化学成分和特性,橡胶粘合剂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被视为危险品。以下是详细说明:
一、橡胶粘合剂的危害性
-
毒性:橡胶粘合剂中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如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这些物质在固化过程中可能会释放出来,对人体产生一定的毒性影响。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有机溶剂环境中,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害、肝脏损伤、呼吸道疾病等健康问题。
-
易燃性:橡胶粘合剂中的有机溶剂易燃,遇到明火、高温或火花易引起火灾。此外,在固化过程中,橡胶粘合剂可能会产生热量,若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可能导致自燃。
二、案例
-
2013年,某地一家鞋厂发生火灾,起火原因是橡胶粘合剂泄漏,遇明火引发火灾。事故造成数十人死亡,数百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数千万元。
-
2015年,某地一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原因是橡胶粘合剂泄漏,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遇明火引发爆炸。事故造成多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周边居民受到严重影响。
三、橡胶粘合剂的安全措施
-
使用:在使用橡胶粘合剂时,应佩戴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防尘口罩、手套等。保持施工现场通风,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有机溶剂环境中。
-
处理泄漏:发现橡胶粘合剂泄漏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如用砂土覆盖、吸附,避免泄漏扩散。同时,通知专业人员处理,确保安全。
-
应急处理:若橡胶粘合剂发生火灾,可用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器进行灭火。若人员中毒,应立即将其移至通风处,进行人工呼吸、吸氧等急救措施,并尽快送往医院治疗。
综上所述,橡胶粘合剂在特定条件下具有危险性,使用时应严格遵守安全规定,确保人身和环境安全。
下一篇:硫化橡胶粉是什么